ZZTT155.CCM 万里长征: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
两万五千里长征,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,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,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。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,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。
1934 年 10 月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,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,退出中央根据地,进行长征。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,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600 余次战役战斗,攻占 700 多座县城,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 余人,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,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,期间共经过 14 个省,翻越 18 座大山,跨过 24 条大河,走过荒草地,翻过雪山,行程约二万五千里,红一方面军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,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。1936 年 10 月,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,同红一方面军会师。红军三大主力会师,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。
长征的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。它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,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。
长征精神,是不怕牺牲、前赴后继的精神。在长征途中,红军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、自然环境的恶劣等重重困难,但他们始终坚定革命理想信念,不怕牺牲,勇往直前。
长征精神,是勇往直前、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在长征途中,红军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和考验,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克服了重重困难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长征精神,是众志成城、团结互助的精神。在长征途中,红军各部队之间、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紧密团结、互相帮助,形成了强大的合力。
长征精神,是百折不挠、克服困难的精神。在长征途中,红军面临着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,但他们始终不屈不挠,克服了重重困难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长征的胜利,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,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树立了榜样。它向世界表明,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,中国的革命事业是一定会取得胜利的。
在当今世界,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,坚定理想信念,勇往直前,不畏艰难险阻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参考文献:
[1]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. 中国共产党历史(第一卷)[M]. 北京:中共党史出版社,2002.
[2] 杨奎松. 忍不住的“关怀”:1949 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[M]. 北京:新星出版社,2007.
[3] 王树增. 长征[M]. 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6.